新闻动态

资讯动态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400-836-1898

深圳市扶禾心理教育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市扶禾心理教育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18038093135

手机号码:19926408018

服务热线:18038013296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楼岗大道13号

网     址 :    www.fhxljy.cn    


当前位置: 首 页 > 资讯动态 > 亲子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喜欢唱反调,为什么

2023-02-11
今年读初二的明明,在小学阶段是父母、老师称赞的乖孩子,进入初中后却越来越不服管教,处处都与父母对着干。有一次,爸爸让明明把书架上的书递给他,他却故意装作没听见,转身走开了;还有一次,正在做饭的妈妈让他去喊爷爷奶奶吃饭。他却回了句“我不去,要去你自己去!",在遭到批评后还与妈妈大吵了一架;更有一次,爸爸不让他穿那些稀奇古怪的服装,他反而用剪刀在牛仔裤上剪出了几个奇形怪状的小洞。明明的这些逆反行为常常让父母感到头疼不已,不知所措。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这种行为在有些孩子身上甚至持续很长时间。父母让他往东,他偏往西;父母不允许他这样做,反而使他增强了这样做的欲望。他们这种“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的行为经常把母亲气哭,把父亲气得浑身发抖。


青春期孩子这种处处与父母唱反调的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正是心理学中常说的“叛逆心理”。实际上,个体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两个叛逆期。


初次叛逆期发生在2~3岁的孩子身上,这一时期的孩子由于动作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有了自主的意愿。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并且对新鲜事物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候如果父母强加干涉与阻止,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不配合,口头对抗,甚至逆反行为。


第二次逆反期则发生在12~16岁的孩子身上,案例中的明明就正处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叛逆虽在行为表现上与初次叛逆期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其背后的原因有所不同。



那么,孩子出现第二次叛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01



首先,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是孩子出现第二次叛逆的根本原因。12~16岁的青少年由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急需摆脱父母的羁绊,开始向父母要“自由”,要“人权”,追求独立与自主,因此他们常常会对父母的要求和意见表现出明显的反控制和对抗心理。


而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也正处在生理发展显著加速的时期,面对自己身体的迅速变化,他们常常不知所措,极易烦躁不安。在这种弥散的消极心境的作用下,父母的建议和要求稍有不合理之处,就有可能使孩子本来就存在的对抗心理迅速演化成激烈的反抗情绪,进而表现出强烈的反抗行为。

02



其次,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会在无形中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


在中国,相当一部分孩子是在父母的专制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往往被要求完全服从父母,稍有违抗就会被横加指责,甚至被认为是忤逆。


但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常采取批判的态度来看待父母的观点和做法,此时如果父母还以一些落后、过时,甚至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对其进行影响和灌输,必然会使孩子觉得自己的独立自主受到了严重阻碍,从而对父母产生反感、对抗情绪。


相关调查也显示,有59.23%的高中生在做错事后反感被父母指责,当这种反感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叛逆就成为一种必然。


在父母的高压下,一部分孩子会试图反抗父母,表现出强烈的对抗行为,变得桀骜不驯;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可能一直压抑自己,顺从父母,甚至变得唯唯诺诺,而这种表面的平静其实是一种隐性的叛逆,其背后隐藏的是更大的危机,因压抑而积聚已久的能量有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火山般的大爆发,其后果严重性将远超开始提到的情况。




青少年常常不可理喻?那是因为大脑“关机”


脑认知神经科学显示,青少年在遭到父母批评后,每看到父母(尤其是母亲)的脸,大脑中与负面情绪相关的区域就会超速运动,而负责控制情感和理解他人观点的大脑区域会“关机”,从而导致青少年会对父母的批评做出消极的情绪反应。


具体研究如下:神经科学家让32名年龄为14岁的青少年听30秒他们的母亲批评他们的音频,然后对这些孩子的大脑进行扫描。研究人员发现:青少年大脑中负责处理负面情绪的区域,如大脑边缘系统的活动有所增加;同时,负责控制情感和理解他人观点的大脑区域,如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减少。换句话说,青少年在经历父母的批评后,他们的负性情绪反应增加,认知控制和社交认知处理功能下降,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青少年和父母的冲突会如此频繁。


03
此外,社会传媒的不恰当宣传会对孩子的叛逆心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众媒体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12~16岁的青少年由于认知能力及社会经验不足,往往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许多孩子甚至十分欣赏电视、电影和动漫中描写的“叛逆英雄”,有意无意地模仿,导致在生活中表现得更为叛逆。因此,社会传媒的不恰当宣传在客观上助长了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形成。



一般来说,孩子出现叛逆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而且孩子叛逆心理中所特有的批判成分亦可被视作一把双刃剑。过度的叛逆必然是有害的,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引导,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近年来因叛逆引发的青少年出走、犯罪、自杀等个案越来越多就是很好的证明。


那么,教育者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叛逆呢?以下建议可供教育者参考。


  • 要认识到叛逆是青春期孩子较多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是孩子在宣示自己的成长,其中有一定的积极成分。应努力接纳、理解孩子,认真分析叛逆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

  • 学会实行冷处理。要先舒缓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不要硬碰硬,以免引起孩子情绪上更大的波动,使孩子更加激动,于事不利。

  • 父母应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点,跟上社会发展潮流,贴近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使孩子觉得父母的观点是合理的,也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 积极转变教养方式。父母万不可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和不容反抗的态势,应更多地尊重孩子独立自主的意愿,多以平等、友好、信任的态度与孩子谈心,遇事多与孩子商量,耐心、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

  • 为避免孩子受社会媒体美化叛逆倾向的影响,父母应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探讨、分析社会传媒(如影视剧)中所传达信息的合理性,教孩子学会批判地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摒弃不合理成分。



标签

最近浏览:

深圳市扶禾心理教育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叶老师 18038093135

                 王老师 19926408018

                 何老师 18038013296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楼岗大道13号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 公众号
  • 抖音
  • 扶禾心理何老师
  • 扶禾心理叶老师
  • 扶禾心理王老师
  • 扶禾心理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