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学生背景
Z同学,15岁高一男孩,于扶禾心理教育调整6个月。
家长陈述
1、小学6年级之前一直和爷爷奶奶住一起,后来和父母住,但因工作需早出晚归,相处时间不多。
2、学生在初一时,有去过深圳一家教育机构待过4个月左右,主要是为了补课。
3、初二下学期有去湖南一家军事化学校待过半年。
4、爸爸因生病一直没工作,陪着他上高一。
5、开学后的月考,因考的不理想,觉得尴尬丢人,不想去上学,后来去了补习班,期间在医院诊断为轻度抑郁症,未服药。
学生自述
1、觉得自己家庭糟透了,以自己的父母为耻;
2、和妈妈沟通不来,没有谈过心,谈心就是吵架;
3、一直和妈妈对抗,不想服软,认为服软就证明她的教育主式是对的;
4、觉得妈妈是女强人,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强势,很有控制欲,想要控制他的学习和生活,性格特别冲动,特别想让他按她的安排生活;
5、觉得爸爸生病后变脆弱,不认同父亲的形象,认为父亲是一个弱者,觉得没有权威感;
6、不认同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觉得拿他没办法就到处送人,不想总是被妈妈送来送去某个机构,没有安全感;
7、渴望关注和爱,不知道怎么和父母相处和表达需要。自认很缺爱,没有安全感。
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
学生亮点:
学生愿意积极参予和表现自己,本身有想要做的比别人好的欲望;
学生愿意配合老师了解和探索自己,有改变的契机;
学生对自己有要求,虽眼高手低,但有向上走的苗头。
学生的主要问题点有:
亲子关系冲突;
没有学习积极性;
自控力很差,想的多,干的少;
不能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情绪起伏大,容易急躁、自暴自弃;
很敏感,在意别人的眼光;
习惯推卸责任,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
很在意别人是否相信自己,很讨厌不被人信任的感觉;
很容易开始,也很容易放弃,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脆弱,不自信,对自己无认同感。
多年形成的不自信固化思维模式,要扭转学生的认知,需要耐心和时间和长期稳定正向习惯。
以上内容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的测试与观察得出。
调整方式
原因分析
自我合理化、亲子关系疏离为主要原因,阻碍其正常生活学习。
临床观察(新生入校后的反应、心理咨询面谈聚焦、经历失败后的反应)。
母亲对孩子情况的详述。
调整历程
首先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梳理其成长经历中惯用的思维模型,了解学生日常应对方式及产生结果,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内在逻辑和对周围的认知。
帮助学生找出导致现在结果的源头以及他的应对方式,更新学生认知水平。
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平时和文化课老师的教学互动,使学生重燃对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节奏。
再次通过一对一文化课补习,增强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落脚点还是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行为训练贯穿始终,让身体体能增强,提高精气神,拥有一个精神饱满的风貌传达内在力量。
调整过程
首先,与学生做初始访谈,确定整体咨询目标为找到学习的深层动力以及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其次,帮助学生梳理他的不自信思维模型以及善于推诿的合理化信念。
带学生回顾过去以及现在发现的问题,看他本人是否承认存在这些问题。
同时,探究学生情绪容易急躁的深层原因,找出源头。
通过心理情绪疏导结合日常行为训练控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提升行动力的技巧,并让他运用在实际学习中,纠正学生认知,提高学生自控力,改变学生行为。
训练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自控力训练
情绪控制学习
一对一心理辅导内容
通过心理咨询辅导,纠正错误认知,改变固有思维模式。
由专职负责心理老师直接心理咨询辅导,为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适应阶段安排一周六次心理疏导,同时要求每一名任课老师抓住时机,使学生坦露心扉,增强其心灵交流和主动性。
心理课对其自我认识不足进行分析与引导,帮助学生积极探索自我,引导其正向思考并付诸行动。
激发学生心中理想与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等。
一对一文化课辅导内容
存在问题:
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变通能力不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物理:基础稍好,但无做题方法,遇见综合题目缺少解题技巧;
生物:情绪波动大,不愿意和老师沟通;
语文:阅读熟练度尚待提升;
化学:对于偏技巧性的题,欠缺方法。
亮点:
适应新环境速度快;
对扩展的课外知识兴趣浓厚;
注意力比较集中,有一些疑问的事情会主动提出来,做笔记字迹工整、笔记认真;
思维测试正确率高,在0~13分值中处于10左右,整体素养非常高。
教学方向: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查缺补漏,强化基本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不懂就问,勇于钻研的精神;
通过一对一教学,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问题;
采取新授方式讲课,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作业内容和要求;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其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以引导为主,传授为辅,重在培养其解题思路与独立思考能力;
对一些基础不牢的学科进行基础式学习,对掌握比较好的科目,进行超常学习;
以培养方法思路为主,在其能接受的范围内适当的进行课外延伸,或知识串联。
进步内容:
与老师沟通增多,也会与老师开些玩笑谈谈心;
能正确认知成长与学习的责任,目标比较明确,配合度较好;
学生主动性增强,上课之前会主动预习课本;
学习信心增强,如果有疑惑的地方会马上提出疑问;
语文:学习状态越来越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在逐步提高;
数学:作业完成率有很大提升,即使不会做的也会标注出来,尽力写出做题步骤;
英语:学习状态很好,学生比较认真,初中底子打的扎实,课上互动活跃;
物理:学习状态有很大提升,上课效率较好,讲过的知识正确率有所提升,特别是做错的题;
化学:上课与老师的沟通也变得频繁了,会积极的向老师提出问题,寻求方法;
生物:状态较为积极,课堂上出现问题时由之前的多虑、质疑,到如今的有依据的反问,进步很大。
行为习惯训练内容
1、通过行为习惯训练,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强化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
3、帮助Z同学树立规则意识,认识到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4、帮助Z同学了解、理解和遵守扶禾心理教育学校的各项规则,减少同学之间的冲突;
5、严明奖惩,对于过分行为需要一定的惩罚,对于积极行为给予支持,并及时强化此类行为;
6、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让孩子的一天张弛有度,节奏有序,做事和思绪稳定;
7、尊重个体差异,利用同伴关系,增加娱乐内容,在个体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其社会功能;
8、加强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并进行实时监督;
9、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调整历程--兴趣爱好培养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兵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培养严谨的思维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增强意志力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离校反馈
家长反馈:
1、关于学习:
孩子已经回校一个多月了,前段时间学校月考还获得了班级前十名,语文和化学是班级前茅,在学习上,孩子进步很大,学习动力和兴趣也回来了,从排斥学习到逐渐感兴趣,对未来的规划也清晰了,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
和孩子聊天中孩子还提到说想考大学,想学习计算机、人工智能,还有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未来想要创业等等...谈起理想时双目炯炯有神,真的非常感谢老师们的付出。
2、关于家庭关系:
在扶禾家庭咨询中,孩子打开了心扉,也解开了很多误会,明显能感受到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孩子回来一个多月也没有吵过了,可以和孩子平静的沟通,关系也缓和很多。
后续家庭教育建议
1、关于学业
Z同学能够清楚认识自己当前学业水平,对未来也有一定的认识,还需家长多一些指导与支持,尤其对Z同学自身想法,多一些理解与肯定,个体在被肯定与被尊重的心理环境下,才有更多的心理能量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能;
2、陪伴与理解
多一些陪伴与理解,尤其对于Z同学优势学科及其特长活动给以支持,帮助个体健康、全面的发展。
3、建立自信心
日常观察中能够发现,Z同学内在还是有一定担当,只是没有能量或者机会将之表现出来。
简言之,就是自信心不足,自信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其毁灭却是分分钟就能实现。
由此,一来,父母可以尝试多給与孩子一些承担家庭责任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
一方面需要设定相对容易执行的目标,将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通过小目标的逐渐完成以实现总体目标。
深圳市扶禾心理教育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叶老师 18038093135
王老师 19926408018
何老师 18038013296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楼岗大道13号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